歐洲危機日後仍會延續?
--事由經緯解說 三分鐘即懂「世界政治和經濟之動向」

2009年希臘財政危機使世界為之騷動,其所有問題至今未必都得到了解決,尚存在著再次出現混亂的可能性。若想瞭解今天歐洲整體的現狀,首先需要縱觀其歷史。

從1999年起,在歐洲開始使用統一貨幣歐元。無需在意超越國境到處均可使用,很方便。由於人們對歐洲的發展前景寄予期待,所以世界各國的銀行和投資家均向歐元加盟國投資,使經濟景氣得到了持續。

但是,在2000年,希臘掩飾超大財政赤字的醜聞畢露,政府以國債之名的貸款到期後無法償還,讓銀行和投資家感到有遭受巨大損失的危險性。

加之,歐洲經濟圈的核心國家德國和法國的金融機構,購買了大量的希臘國債,如果希臘破產的話,定會造成兩國擔負巨大的負債,於是,這樣的危機遍及到了整個歐洲。

據此,「加入歐盟的國家,遵守『財政赤字未達GDP的3%,政府負債未達60%』的標準,所以不會出現財政破產」的所謂《馬斯特裏赫特條約》的信任度由此喪失。加盟後無法維持這個標準的西班牙、葡萄牙和義大利等,也出現了像希臘那樣的經濟危機疑雲,使歐元的威信下降。

 

歐元在依賴德國

2010年歐洲的其他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(IMF)表示,對希臘給與1100億歐元的支持,進而在2012年,歐洲中央銀行決定,今後將無限期地購買陷入了金融危機的國家的國債,這才使歐洲的連鎖破產沒有殃及到全世界。

但是,無限期地購買國債需要有資金,所以需要加入了歐盟的國家彼此出資做準備,各國的負擔金額視其國的GDP而定,於是,德國負擔最大,是其整體的27%。

包括對希臘的支援,出資援救幾乎單靠德國,這也理所當然地讓德國感到不滿。

實際上,希臘有許多無益的公共事業建設項目、有很多逃稅和不當領取社會福利的案例,以及浪費現象非常嚴重。此外,國民不夠勤勞,很多人只想如何不勞而獲地從政府拿到錢,政府對此現象也很放縱。這便迫使德國採取消減公共事業建設以及增稅等政策,給予希臘變相的支援。即緊縮財政。

此外,歐洲整體也為了重建歐洲信任,努力地遵守「財政赤字不突破GDP的3%」,採取了緊縮財政等措施。

 

危險的「緊縮性財政政策」

但實際上,這個緊縮性財政政策更加劇了歐洲經濟上的痛苦。

原本歐洲的民間企業,受「雷曼危機」的影響擔負著巨大的負債,為了還貸而疲於奔命,在企業尚沒有把資金用於投資時,政府若不投資搞好公共事業的建設,將會使經濟景氣進一步惡化。

歐洲各國均緊縮財政,所以沒有資金搞好公共事業,這會使不幸加倍。

其實,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後也出現了類似現象。1997年,在企業尚未還清貸款的時機,政府便同時採取了消減公共事業建設項目和增加消費稅的措施。其結果導致經濟景氣惡化,許多企業和銀行破產。

這就是說,在歐洲的不少國家,或會出現景氣惡化和連鎖破產的危險性。對此德國一個國是不可能支撐得住的。

長久的繁榮,需要各國自立、國民勤勞地創造財富。所以應該暫停緊縮性財政政策,搞好公共事業支持經濟的發展才是重要的。如果在這個問題上出現判斷失誤的話,整個歐洲將會再次面臨更加嚴峻的事態。

歐洲危機日後仍會延續?
Copyright © IRH Press Co.Ltd. All Right Reserved.